泥猴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常识 > 

成美线束设备发展现状(线束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2 10:48:31    

线束设备行业发展现状、主要玩家、发展趋势

线束设备上游行业主要为电子元器件行业、机械加工行业、铝材行业、钢材行业等。下游行业范围较广,涵盖汽车工业、信息通讯、光伏储能等众多领域。

1、线束设备行业发展现状

线束是电路中连接各电气设备的连接部件,通过连接器和线路实现电信号的连接、传输和分离,它是构成整个完整系统连接所必需的基础元件。线束自动化设备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机器视觉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为一体的智能装备,通常根据线束生产中的工艺需求进行设计与开发。当前,线束制造装备作为线束生产加工的必需品,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消费电子、光伏储能等相关领域,应用渠道逐步拓宽。

线束设备行业是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逐步建立起来的,最初的设备是汽车整车厂为满足线束加工的需求,自行设计开发。但随着行业的发展,线束设备的生产逐渐专业化,线束制造也从最初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发展为自动化产业。现在的线束装备制造商主要集中于欧美、日本和中国,相比于中国企业,欧美和日本企业具备一定的核心技术优势与品牌知名度,自动化程度更高,在高端线束生产自动化装备领域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鼓励,我国线束制造设备生产商发展迅速,规模和实力不断增强,向着自动化、精密化、高速化迈进。然而,与欧美和日本企业相比,我国线束制造装备企业起步较晚,与我国整体制造业的发展历程相似,都是在改革开放后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尤其在汽车行业的发展带动下,一大批线束制造自动化装备企业迅速成长,现阶段少数自主品牌已初步具备了和国外一线线束设备制造商同台竞技的能力。但国外一线的线束设备制造商凭借其长期积累的技术和品牌优势,在我国高端产品市场中仍然占有较大份额。未来随着中国线束设备制造商实力的不断提升,国内厂商线束生产自动化装备市场份额将有望逐步提升。

2、线束设备行业竞争格局

现阶段的线束装备制造商主要集中于欧美、日本和中国,相比于中国企业,欧美和日本企业具备一定的核心技术优势与品牌知名度,自动化程度更高,在高端线束生产自动化装备领域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近年来,我国线束设备企业逐步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缩小与国外一线装备制造商的差距。

(1)Komax Holding AG

库迈思(Komax Holding AG)是线束自动加工领域的开拓者和市场重点企业之一。库迈思着力拓展线束切剥全自动生产业务,提供全套装配系统和测试系统,并根据客户要求制定个性化用户方案,以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业务范围涵盖汽车、航天航空、工业、电信和数据通信等领域。库迈思已于 2022 年 8 月收购The Schleuniger Group,是线缆加工和测试行业的国际化科技公司和领先的解决方案供应商。索铌格专注于线缆切线、剥皮、压接、穿防水栓、线缆标记等加工的创新应用。

(2)SHINMAYWA

新明和工业株式会社(SHINMAYWA)是日本自动电线处理机的重点企业之一,其在中国销售的主要产品为面向家电和汽车产业的自动电线处理机,可自动对安装在汽车和家电产品的线束中使用的电线进行测长、切割和末端加工。

(3)日本オートマチックマシン株式会社

日本嘉睦(日本オートマチックマシン株式会社)主要业务包括电子元件、压接机械和精密机械三大领域,涉足电子和汽车行业。日本嘉睦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性能、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可实现超精密加工的自动压接机和精密模具系统。

(4)厦门海普锐

厦门海普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线束加工专用电子设备等技术领域的应用与服务,客户分布于汽车、家电、工控自动化及仪器仪表等行业。海普锐专业为客户提供线束加工设备领域的解决方案,主要产品有:全自动端子压着机、电脑剥线机、端子机、端子压接模具、工业机器人等线束加工专用电子设备。

(5)海昌智能

鹤壁海昌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高性能线束装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下游的线束制造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及相关配套服务,产品可服务于大量使用线束的相关行业,如汽车工业、信息通讯、光伏储能等领域。

3、线束设备行业主要发展趋势

当前,汽车线束生产正在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向先进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制造转变,随之也促使线束生产装备制造传统手动、半自动、单工序全自动向工艺集成化和智能化发展。首先,线束生产设备增加传感器和视觉系统后能实现在线检测,在线检测配合其他生产工序能实现在一台线束生产自动化设备上完成多道工序;其次,将线束生产自动化装备与线束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连接,有助于统计加工参数、实现远程故障诊断和修复、实现自动排产等功能,有效提高工厂的运营效率、降低设备故障和停机率,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