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出祁山的故事简介(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提出“隆中对”,辅佐刘备攻占西川,拿下汉中,建立蜀汉政权,三分天下占其一。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结盟,七擒七纵孟获,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遇其一生之敌司马懿,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 。刘禅追谥他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五伐中原:
一伐 :声东击西,初出祁山
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派邓芝出使东吴,恢复与东吴联盟、后平定南中后,就准备北伐曹魏。第一次北伐在228年春,他令赵云等作疑兵,摆出由斜谷(今陕西眉县南)攻郿城(今眉县北)的态势,以吸引魏军;自己则率主力向祁山(今甘肃西和县祁山堡)方向进攻,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继叛魏降蜀,又用计收服了姜维,一时关中大震。可马谡却大意失街亭,为张郃所败;赵云等出兵也不利,诸葛亮只得退回汉中。不久,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叛汉附魏。
二伐:东击陈仓,西定二郡
第二次北伐是同年冬,诸葛亮乘陆逊在石亭打败曹休之机,为了缓解东线压力,诸葛亮立即组织数万汉军出绥阳小谷道攻陈仓。魏国方面,大将军曹真预料到诸葛亮会从陈仓发起新一波进攻,提前命令郝昭、王生二人对陈仓进行守备。郝昭也无愧“血厚”之称,坚守陈仓二十余日。
因陈仓告急,曹睿急遣张郃领军三万驰援陈仓。二十余日后,诸葛亮退军,魏将王双率骑兵追击,被魏延所杀。两三个月后,展开了新一轮攻势—武都阴平之战。诸葛亮派遣陈式率军进攻武都、阴平两郡,自己率军于后。魏名将郭淮率军攻击陈式却听到诸葛亮出兵建威,恐被诸葛亮断了归路,不得不放弃了两郡。而诸葛亮虽没能逮住郭淮,却顺利拿下了两郡。
三伐:转守为攻,四路出击
为挽回损失,大司马曹真上书魏明帝曹睿,要求主动出击,攻伐蜀汉。230年八月,魏国开始了浩荡的四路伐蜀,曹真率军入子午谷,司马懿率军自西城出沿汉水而上,张郃率军自斜谷入,郭淮、费曜由武威入。
但前锋夏侯霸至兴势被发现,苦战,侥幸被援兵救走,继续进兵自然不了了之。九月汉中暴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曹真、司马懿、张郃进军受阻。此时,诸葛亮分兵魏延深入魏境,在阳溪与郭淮、费曜遭遇,大破之,魏军无奈撤军,大司马曹真因为淋病驾鹤西去。
四伐 :宿命对决,鏖战祁山
231年二月诸葛亮再次兵出祁山。直接率军沿汉水而上开往前线,包围祁山,司马懿率军迎击,诸葛亮轻易击败郭淮、费曜,并在上邽进行割麦。司马懿知蜀军远来,军粮不多,凭险坚守,拒不出战。诸葛亮想用退兵的办法引诱之,但司马懿追赶很谨慎,蜀军一停,他就扎营拒守,不予之战。
然而六月汉水暴涨,诸葛亮写信询问李严“上计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下计还住黄土”,只要粮草补给不断,就能切断魏军归路,彻底击垮司马懿。然李严选择下计,认为运粮无法供应。自此,诸葛亮不得不放弃卤城之战之成果,退军汉中。退军途中魏国征西将军张郃—五子良将仅存的硕果被其射杀在木门。
五伐:屯田渭滨,将星陨落
234年二月,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营。司马懿也筑营阻拦,不与蜀军作战,料知蜀军远来,粮草运输难以为继,想把蜀军拖垮。诸葛亮也有准备,在渭水分兵屯田,作长期战争的打算。诸葛亮在这次出兵前曾与孙权约定同时攻魏,然五月吴军十万攻魏不胜,撤回江东,所以蜀军只得与魏军单方面周旋。
诸葛亮与司马懿在渭水畔对峙半年之久。为逼司马懿出战,诸葛亮采用了激将法—赠送女衣以激之。司马懿作为伪娘鼻祖自然不吃这套,眼见手下的将军纷纷请战,局势将要失控。司马懿用一招“千里请战”(向魏明帝请战被驳回)的计谋,堵住手下将领的嘴,稳定了军心;虽然司马懿在正面战场上不是诸葛亮的对手,然而用计解危的能力还是有的。终于,在司马懿绝对贯彻避战的情况下,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情日益严重,不久就病史五丈原。后有杜甫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出师北伐共为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还有一次是魏军主动进攻汉中。后世概而言之,说成是六出祁山,正史中诸葛亮没有六出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