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猴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时讯息 > 

“汛”练有速 筑牢防线——长城航道开展防洪度汛应急演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1:45:00    

华声在线4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梅 贺思帜 通讯员 陈乐民 黄功莉)“演练正式开始!”4月2日上午9时28分,伴随着湖南省港航水利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周海斌一声令下,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建设工程2025年防洪度汛应急演练在长城航道湘江长沙综合枢纽三线船闸拉开序幕。

记者现场看到,演练采用“现场实战+视频直播”的方式进行,围绕中交四航局承建的湘江长沙综合枢纽三线船闸项目汛期施工特点,结合可能遇到的汛情险情,设置预警响应与巡堤查险、响应升级与紧急撤离、围堰内险情应急处置及水上应急抢险处置、水上船舶碰撞救援4个演练阶段。

(活动现场。通讯员 供图)

在接到汛情预测信息后,项目部防汛指挥领导小组经分析研判后立即启动Ⅳ级响应,部署防汛工作,启动巡堤查险,确保不留盲区死角。预警响应升级后,组织人员疏散,设备撤离。针对围堰渗水、管涌和垮塌情况,立即组织铺设土工布、填筑黏土料止水;开挖反滤沟、填充反滤料、砂袋围堵处理管涌险情;清理坍塌物、重筑挡水墙、木桩加固等方式处置垮塌险情。当围堰坍塌后,立即启动陆上的救援力量,采取“以船代仓”“以车代仓”的方式,确保险情发生时防汛抢险物资能快速到场。

此外,演练还模拟了项目施工上游区域,一艘施工泥驳因走锚与反铲船发生碰撞,致使一名船员不幸落水。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急管理部水上工程救援长沙队展开紧急救援行动,派出了湖南首艘大型多功能工程应急救援船——中国应急“长沙号”营救落水者,并第一时间将获救人员送医救治。演练中,一批高科技救援装备格外抢眼,无人机、智能救生圈、智能救生担架等智能化装备助力智慧应急。

“此次共有100余人参加,通过演练完善防洪度汛指挥体系,确保信息传递畅通无阻,优化物资储备与调配机制,保证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响应,全面提升了项目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周海斌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常态化演练与评估机制,确保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类防汛突发事件,助力水运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

本次演练由湖南省港航水利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湖南省水运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应急管理部水上工程救援长沙队、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南省中源航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承办。湖南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李兵荣,湖南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柳建新、长沙市望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吴南军及相关参演单位负责同志一同参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