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中二附院白宝宝团队成功实施IVUS指导精准冠脉支架植入术
原标题:陕西首例!冠心病患者福音!陕中二附院白宝宝主任团队完成功能学 IVUS 指导下精准冠脉支架植入术
近日,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冠脉介入团队完成了陕西省首例功能学IVUS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这也是多模态创新技术指导PCI手术的首次成功尝试。
患者王奶奶今年76岁,患有“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因“间断胸闷6年,加重两小时”入住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五科。
六年前,王奶奶出现了心前区憋闷、气短不适等症状,但没重视。一年前,上述症状再次发作,来到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冠脉造影显示前降支近段重度狭窄,植入1枚支架,前降支近中段65%狭窄伴钙化,术后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胸闷、气短症状有所好转。
发现病情好转,王奶奶自行停用“抗血小板及他汀类”药物治疗。直到最近,病情再次发作。心悸、胸闷、气短,有乏力、发冷,再次来到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这一次,白宝宝主任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在功能学IVUS指导下,为她进行了精准的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王奶奶心绞痛症状消失,病情明显改善。
术前
造影提示:左主干:未见明显异常;前降支:近段原支架轻度内膜增生,狭窄20%,近中段狭窄75%伴钙化,远段狭窄30%,第一对角支狭窄85%;回旋支:OM1狭窄50%。右冠状动脉:非优势,未见明显异常。
团队及时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病情。

从左向右依次为:LAD、LCX、RCA
为了更加精准了解病变情况,评估冠脉生理学及功能学情况,做出最优治疗方案,白宝宝决定使用中国原创功能学血管内超声(IVUS)及定量血流分数检测仪(QFR)对病变作进一步评估,经检查提示——

术前QFR分析结果
术前,前降支QFR值为0.76,对角支QFR值为0.77,提示缺血。

LAD近端落脚点

LAD远端落脚点

MLA
术中
前降支进一步使用功能学IVUS进行检查,导管顺利通过原支架狭窄处到达远端,提示前降支管腔狭窄,以纤维、钙化斑块为主,可见270°钙化,IVUS自动勾画轮廓,并计算出最小管腔面积 1.98mm²,计算前降支功能学超声血流分数(UFR) 0.73(<0.8),提示患者缺血严重。

功能学IVUS UFR分析结果
白宝宝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病情,决定干预前降支及对角支病变。在介入团队密切配合下,白宝宝对病变进行预处理,参考QFR及IVUS虚拟支架推荐,前降支植入2.5*38mm支架,对角支进行PTCA,随后对支架内进行高压后扩整形。

术后
术后造影显示,支架未见明显残窄,TIMI3级,复查QFR 0.93,对角支QFR恢复到0.96,IVUS检查提示支架贴壁良好,未见夹层及血肿,计算UFR 0.90,术后即刻评估的QFR,UFR都大于0.9。根据现有国内外临床研究提示,能获得较好的远期预后。手术成功!

基于造影的术后QFR:主分支同时评估

术后UFR 0.9

支架近远端落脚点术后斑块负荷均小于50%
且无夹层和血肿等并发症
功能学IVUS检查,不仅能明确病变斑块性质、斑块负荷/管腔面积、长度,还能协助判断罪犯血管,为治疗提供证据支持。另外还可精准指导支架选择和评估支架植入位置及效果、预测术后结果,达到了PCI精准治疗的效果。
最新的QFR基于单幅造影,结合AI技术和Murray定律能对冠脉主分支进行功能学全局评估,并精准推荐支架尺寸以及预测和即刻评估PCI术后效果。
而在IVUS的最新平台融入计算功能学模块UFR(超声血流分数),可以一站式获得冠脉结构学与计算冠脉生理学结果,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更为关键的是,该技术的运用为患者节省了检查费及耗材费用,降低了患者的就医负担。
此次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基于造影的QFR技术结合功能学IVUS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冠脉介入治疗提供强有力的功能学联合腔内影像学多模态指导,标志着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冠脉精准诊疗技术再上新台阶,将为更多的冠心病患者带来福音。
来源: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编辑:Z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