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心!1岁宝宝全身烫伤11% 专家紧急提醒:发生烫伤切勿涂抹牙膏、酱油等偏方
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4月23日,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烧伤·创疡科病房里,刚满1岁的锐锐(化名)攥着自己的玩具车,奶声奶气地呼唤让所有人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一周前,锐锐的奶奶正在烧水准备兑奶,转身拿奶瓶的瞬间,刚学会走路的锐锐好奇扯下灶台上的烧水壶,滚烫的开水倾泻而下。锐锐的头颈、胸部瞬间泛起大片红肿水泡,11%的体表面积被二度烫伤。

黄金72小时
多学科筑起生命防线
“这么小的孩子,烫伤面积超过10%就可能引发低血容量性休克,加上头面部烫伤极易导致呼吸道水肿,每一秒拖延都是致命风险!” 烧伤·创疡科主任王乡宁提到。
“启动儿童严重烧伤急救预案!”随后,耳鼻喉科专家紧急会诊,喉镜下发现声带已出现轻度水肿,立即采取措施保护气道;烧伤团队轻柔冲洗创面,小心翼翼地剪去破损水疱皮。
“我们采用并改良再生医疗技术,避免传统干性结痂对新生组织的二次损伤。”王乡宁说道,“要求护理人员每2小时翻身一次,每4小时评估创面,连喂奶都要保持半卧位防止呛咳。”为了缓解锐锐的恐惧,护士们轮流用玩具熊逗他笑,在换药时哼唱儿歌,病房里的滴答声中,藏着最温暖的守护。
经过120小时的紧张救治,锐锐闯过了休克关、感染关、水肿关和应激反应关,创面逐渐进入修复期。“这类深度烫伤若处理不当,极易留下增生性瘢痕。”王乡宁主任展示着锐锐的恢复对比图,“我们早期介入康复功能锻炼指导,弹力绷带加压治疗,防疤药物外用,配合激光干预,未来瘢痕挛缩的风险将大幅降低。”近三年,郫都区人民医院烧伤·创疡科年均救治儿童烫伤患者超200例,成功率达100%,“儿童重症烧伤救治体系”已成为区域标杆。
专家提醒
切勿涂抹牙膏、酱油等偏方
夏季是儿童烫伤高发期,家长需格外注意:家中热水壶、汤锅等热源应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位置,给孩子洗澡时先调试水温(建议控制在38-40℃),避免让幼儿独自进入厨房等危险区域。
一旦发生烫伤,务必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用流动的清水持续冲洗15-30分钟;
第二步:如果创面有衣物,要用剪刀剪开衣物,避免撕扯;
第三步:烫伤创面小,可将创面完全浸泡在水中10-15分钟;
第四步:用清洁的毛巾或纱布轻轻盖在创面表面起到保护作用;
第五步:处理好以后请立即送往医院。
医护人员提醒,切勿涂抹牙膏、酱油等偏方,以免加重伤情。关注儿童安全,从细节防护做起,为孩子筑牢夏季安全防线。
图书由郫都区人民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