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士院街区:地道“南昌味” 蒸腾“烟火气”
在南昌市东湖区,有一条充满市井烟火气与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老街——大士院街。这条数百米长的老街,正以崭新的面貌,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成为南昌城市文旅的一张亮丽名片。
老街蝶变,焕发新生
大士院街区,位于滕王阁之畔,承载着南昌厚重的历史记忆,红色历史遗迹与市井烟火交织。2024年,南昌市启动大士院街区提升改造项目,项目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对街区进行了整体提升。此次提升改造保留了大士院街区的历史风貌,通过彩绘、招牌酒幌、路标等点缀方式,展示了老南昌风情,增强了游客体验感。

记忆中的色调、复古的店面招牌……走进大士院街区,一家家小店鳞次栉比。改造后的大士院街区焕然一新。复建的百年嘉宾楼重现昔日辉煌,增设的双层挑檐牌楼成为新的地标性建筑。街区按照20世纪八九十年代风貌,绘制了南昌老物件的彩绘文化墙,并专为年轻人设计了多处文创打卡墙。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怀旧氛围,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年代。
“这次改造保留了老南昌的味道,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元素,整个街区感觉焕然一新,又不失‘原味’。”大士院街区的老居民李国强感慨地说。
美食汇聚,烟火气浓
大士院街区不仅历史悠久,更以美食闻名遐迩。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南昌早点“老味道”——白糖糕、瓦罐汤、南昌拌粉、油条包麻糍等。这些传统小吃摊位前,每天都排着长长的队伍,一元一块的白糖糕日均销量更是超万份。

“嗦碗粉喝罐汤,炸根油条配豆浆”,已成为大士院街区的标志性餐饮体验。小罗子汤店、锦红小吃、无矾鸡蛋油条、小程烧饼等老字号店铺,凭借地道的美味和实惠的价格,吸引了无数食客前来打卡。小程烧饼的老板程火栋是街区的“原住民”,他的店已开了30年。他表示,以前是做居民生意,现在多了不少游客,“我们店从开业以来就一直很受欢迎,这次街区改造后,客流量更是大幅增加。”程火栋兴奋地说。他表示,街区改造后,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大了!吸引了更多外地游客前来品尝南昌的美食,店铺收益良多。

2024年,大士院街区新增商户超200家,带动就业逾千人,周边商业体出租率提升至95%。大士院的火爆并不仅在于其丰富的南昌特色及南昌美食,更多的是其作为南昌老城区所满溢的南昌情怀与文化背景。“这里让我感受到南昌是一座幸福感很高、很有烟火气的城市。”游客朱苏苏说。
人文荟萃,旅游升温
大士院街区的火爆,不仅带动了周边文旅消费的增长,更提升了南昌的城市知名度。自2024年5月1日大士院街区焕新开街以来,全年总客流量为940万余人次,其中外地游客占比52%。今年春节假期,日均人流量为5万余人,带动周边文旅消费增长超300%。
大士院街区的成功,还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士院街区与滕王阁景区通过天桥相连,形成“登阁观江景,下楼品烟火”的游览闭环。游客在游览完滕王阁景区后,可以顺道来到大士院街区品尝美食、感受市井生活气息,实现了文化体验与美食享受的完美“接驳”。此外,南昌市还以“三街四巷”改造为核心,串联大士院街区、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胜利路步行街等,推出“大士院过早、蛤蟆街夜宵”的特色旅游线路,构建了“15分钟文旅消费圈”。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为了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大士院街区在改造过程中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质量。街区沿街加装了路标、街区美食导览图和东湖区全域旅游导览图,标注了特色美食的点位和推荐旅游路线,方便游客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
同时,大士院街区还加强了食品安全管理、规范了文旅消费市场,并设立了便民服务点提供行李寄存、信息咨询等服务。每逢节假日和周末,大士院街区还会有志愿者提供秩序引导、旅游咨询等服务,确保游客能享受到更加便捷、舒心的旅游环境。“这次来大士院街区旅游,感觉服务非常周到,无论是路标指引还是信息咨询,都非常方便。”来自广东的游客李图名说。